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9日訊(王紅娟)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周一報道說,隨著價格上漲的中國商品出口至全球各地,通脹可能成為一個令全球擔憂的問題。文章中說,導致中國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正在進入“劉易斯拐點”——大范圍工資上漲推動物價水平走高。
“劉易斯拐點”是指,隨著發(fā)展中國家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漸減少,該國工資開始迅速上漲的轉折點。美國銀行-美林(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)發(fā)表報告認為,未來幾年,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穩(wěn)步上升,中國進入“劉易斯拐點”(Lewis Turning Point)時,消費者價格指數升幅將會增至4%左右。
香港物流及消費品出口貿易商利豐有限公司(Li& Fung)上周發(fā)表報告說,由于中國的存在,過去30年世界基本上處于低供應成本時期。2009年中國工資政策的調整以及隨后出口價格的大幅上漲,給低供應成本時期劃上了句號。利豐是向西方零售商提供中國產品的最大供應商之一。
渣打銀行(Standard Chartered Bank)上周對在華客戶進行的一項新調查顯示,他們預計今年工資將提高9%到15%。渣打銀行的調查顯示,有45%的公司發(fā)現今年招工難度加大,盡管它們提供的薪水普遍高于最低工資。受訪公司提供的工資是每月人民幣1,800元至2,000元(合270-300美元),這已經比最低工資高出了30%-40%。渣打銀行報告指出,大范圍加薪是由政策推動的,因為盡管中央政府擔心通貨膨脹,但仍然希望提高最低工資。
《華爾街時報》的報道中指出,這一趨勢的出現正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,這次中國的通貨膨脹不是由農業(yè)欠收等因素引發(fā)的暫時性通脹,來自中國的產品價格上漲將使世界各國不得不接受新的中國價格。
更多精彩內容參見“中國經濟網-國際頻道-獨家專稿”
(責任編輯:苗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