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源與智慧的巨大反差造就一個與眾不同的以色列。這個國家創(chuàng)造了很多奇跡,這些奇跡來自猶太人的聰明,更來自全社會的創(chuàng)新意識
去以色列之前,筆者大略知道,這個國家,信息、通訊、電子、化工、生物技術(shù)等等均達到國際水平,一些高科技領域還占據(jù)世界領先地位。可“領先”二字究竟如何理解?至少筆者自己是沒有概念的。
這不,一顆小小的椰棗給出了答案。
椰棗是以色列特產(chǎn)之一。從約旦入境,放眼望去,路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低矮的椰棗樹。長年旅居當?shù)氐呐笥颜f,當年的椰棗樹可不是這樣。
以前,這里的椰棗樹動輒二三十米高。采集果實,要么爬樹,要么就得租用類似起降機的設備。按理說,作為當?shù)靥禺a(chǎn),采摘難點也不是什么大事,只要種得好,保證產(chǎn)量,未嘗不可。可以色列人不這么想。一大堆農(nóng)業(yè)學家出馬,歷時兩三年,高大威猛的椰棗樹齊刷刷地變成了“小矮人”。
椰棗一年只產(chǎn)一季,要滿足市場需求,這得種多少椰棗樹,占用多少土地?這對于一個實際控制面積只有2.5萬平方公里,還不到兩個北京大的國家來說,是多大的浪費!更何況,當?shù)剡缺水……
以色列人又不滿意了。于是乎,農(nóng)業(yè)學家又出馬了。又是幾年過去,椰棗樹徹底變成了“工作狂”,一年到頭沒完沒了地結(jié)果子。用朋友自己的話說:“他們終于把椰棗樹搞瘋了。”
應該說,農(nóng)業(yè)科技的強大只是以色列的“冰山一角”,以色列創(chuàng)新的神奇之處遠不止于此。
從地緣上講,且不說這里局勢復雜、沖突不斷,單說資源,和它的鄰居們相比,貧瘠得難以用言語形容,就連流淌在地下的石油居然也繞道而行。
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,人均GDP卻高達37293美元(2016年數(shù)據(jù)),幾乎與日本、法國持平。別忘了,取得這樣成績的前提是,中東地區(qū)多年的不平靜沉重打擊了它的旅游業(yè);為了應對戰(zhàn)爭,他不得不把每年至少10%的GDP投入到軍隊及國防建設中。如果綜合考慮這些因素,這個成績的含金量還得加上幾分。
更神奇的是,這里竟然誕生了1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,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興企業(yè)總數(shù)甚至超過了歐洲的總和!有人說:“如果你來中東是尋找石油的,那么你可以忽略以色列。如果你是在尋找智慧,那么請聚焦于此!”
資源與智慧的巨大反差注定會造就一個與眾不同的以色列。大家都說猶太人聰明。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,以色列的發(fā)達似乎水到渠成。不過,再聰明的腦袋也得先裝滿知識,所以,一切還得從教育說起。
猶太人有句俗語,“尊師如敬上帝,教師重于父親”。以色列人確實說到做到。以至于,這個在建國第二天就爆發(fā)戰(zhàn)爭的國家,在戰(zhàn)火中也沒忘記起草《義務教育法》。
以色列教育預算僅次于國防預算,在GDP中的占比多年一直保持在10%左右,甚至戰(zhàn)爭年代也高達7%。而這還僅僅是實際投入的三分之二左右。每位以色列兒童都可以接受長達15年的義務教育,從3歲至18歲,任何家庭的孩子都可以在毫無負擔的前提下接受基礎教育。
而除此以外最為特別的是,以色列的教育并不過分強調(diào)知識的積累,反而更加重視培養(yǎng)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。所謂“兩個猶太人有三個腦袋”講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孩子從幼兒園回來,父母一般不太會問“今天你學到什么”,而會問“今天你問了老師什么問題”;從小學起,孩子就必須學會不盲從,哪怕觀點相同,也要找到不一樣的邏輯及表達方式;長大后的以色列人更是充滿挑戰(zhàn)權(quán)威的精神,所以,當?shù)厝丝偸钦f,“在這里,當老師比當總理都難”。
當每個人都在獨立思考,不同觀點不斷碰撞,各種試錯都被容忍,科學乃至整個社會如何能不加速前行!(韓 敘)